浙江义乌试点化妆品进出口便利化改革,打造全国贸易新高地
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再次站在贸易便利化改革前沿,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破解化妆品进出口痛点。
7月31日,义乌市谦澜进出口有限公司一批唇彩、口红等化妆品,不再需要分别向广东佛山、浙江丽水等产地海关申报检验,而是统一向义乌海关申报后顺利出口摩洛哥。
这标志着全国首票市场采购出口化妆品申报地检验改革在义乌正式落地,化妆品出口告别“多地跑”时代。
作为全国首个专注于化妆品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义乌正在持续推进化妆品进出口便利化改革,打造全国领先的化妆品贸易便利化高地。
01 改革背景:破解化妆品进出口痛点
义乌作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认证的中国化妆品(彩妆)基地,是全国首个专注于化妆品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这里拥有化妆品生产企业170余家,占浙江省总量的30%,并集聚了1200余家经营主体。
全国近80%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在义乌设立代理点,形成了“生产+贸易”双向驱动的完整产业链。
然而,义乌市场采购的化妆品具有来源广、品种杂的典型特点,按照原有规定,出口化妆品需要在生产地向当地海关申请出口申报前监管。
这意味着来自全国不同产地的化妆品,出口时需要分别向各个生产地海关申请检验,耗时费力,成为企业出口的痛点。
02 核心举措:三大创新机制
出口化妆品申报地检验改革
杭州海关针对实际情况,创新设计了 “三单一码六制度”通关监管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在义乌市场集聚区采购的化妆品,不管有多少个不同的品种,不管来自全国哪个地区,只要符合“企业清单”“产品清单”“出口国家(地区)清单”三张正面清单,并对出口产品进行赋码,即可突破原有限制。
现在,企业可以在采购地义乌海关 “一站式”完成出口申报前监管和出口手续,大大简化了流程。
十二项便利化措施
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印发的《关于支持义乌化妆品进出口贸易便利化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围绕四大板块推出十二项具体举措。
这些举措包括:
创新前置服务: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开设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服务专窗,开辟检验检测“绿色通道”;
深化制度创新:探索培育化妆品“首发经济”,对符合条件的国际新品试行部分证明文件豁免;
强化省市联动:构建省市协同的备案管理新模式;
筑牢安全防线:建立全链条风险防控机制,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和追溯体系。
海关支持措施
杭州海关出台10项支持服务措施,涵盖贸易业态创新、监管模式优化、物流通道畅通等多个领域。
这些措施包括为义乌重大国际展会强化通关服务保障,设置专用窗口,并对参展的预包装食品和化妆品简化监管要求。
03 改革成效:化妆品出口显著增长
便利化改革带动了义乌化妆品出口的显著增长。
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前6个月,义乌市出口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共计30.0亿元,增长14.5%,其中以市场采购方式出口化妆品4.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9.0%。
改革不仅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也进一步释放了义乌化妆品出口活力。
义乌海关副关长金帅表示,这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落地的首项海关支持国贸改革措施,为义乌化妆品出口开辟了新路径。
04 未来展望:从“义乌经验”到全国示范
义乌将以机制创新为核心,坚守风险可控底线,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持续提升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能级。
为全国化妆品贸易便利化改革提供“义乌经验” 已成为义乌改革的重要目标。
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义乌将进一步强化其作为全国化妆品贸易便利化高地的地位,吸引更多优质进口化妆品境内责任人落户,同时鼓励国货品牌“借船出海”。
义乌海关副关长金帅表示,这项改革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落地的首项海关支持国贸改革措施。 随着更多改革措施相继落地,义乌这个“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化妆品进出口贸易将更加便捷高效。
未来,义乌经验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进一步推动中国化妆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
|